致命的儿童小故事6个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致命的故事,供各位参考,希望您能喜欢。致命的儿童小故事(1):
致命搜索
01
赏金猎人
郭子乾是滨海市一家知名网络公司的白领职员,今年二十八岁,他事业有成,人又长得帅,可有一样不好:经常和形形色色的女孩来往密切,游戏人生。好在他妻子罗莎是一名作家,一天到晚闷在家里写小说,对他在外面的那些花花草草的事无从知晓。
这天下午,郭子乾忙完手上的活,看看离下班还有点时间,就随手点开网页,进入本市一家在线论坛,胡乱浏览着。突然,一篇题为《可恨的艾滋男,你在哪里》的帖子吸引了他的眼球。他打开帖子,认认真真看了一遍,心里顿时涌出一阵兴奋。
这帖子是一位名为“蔷薇花开”的网友发的,她说自己是一所艺术院校大四的学生,前不久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男的,对方谈吐高雅,长相英俊,两人聊得非常开心,便约好见面,后来稀里糊涂跟他到酒店开了房间,发生了关系。一段时间后,她觉得身子不适,到医院一看,竟然是HIV阳性,也就是说,感染了艾滋病du!打电话质问那男的,对方竟然说:“没错,我就是艾滋病患者!是一名女网友传给我的!我要报复,我要让你们这些不知廉耻的女人都染上艾滋病!”她放下电话,又到其他医院检验,都是相同结果,再找那男的,已经无影无踪……“蔷薇花开”最后说:“我为自己的轻浮付出了代价,如今生不如死,但我不能让那条丧心病狂的豺狼再去残害别的姐妹!所以,无论如何,我也要将他揪出来,放到网上曝光!”
真是字字血、声声泪呀!郭子乾又把帖子看了几遍,然后照着帖子的提示拨通了对方电话:“喂,蔷薇花开吗?我有办法帮助你,可以见面详谈一下吗?”
一个小时后,郭子乾在一家咖啡厅见到了蔷薇花开,这女孩自称姓苏,穿一身黑风衣,戴一副墨镜,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。几句寒暄后,郭子乾便直奔主题:“苏小*姐,我是一名资深的‘赏金猎人’, 最擅长‘人肉搜索’,要从网上揪出一个人,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。”
苏小*姐一怔:“人肉搜索?赏金猎人?什么意思?”
郭子乾大吃一惊:“你连这些都不知道?那网络上轰动一时的虐猫、铜须门、华南虎事件,想必你有耳闻吧?发动成千上万的网友找出这些无头案的幕后黑手,便是‘人肉搜索’,策划这种活动的人,就叫‘赏金猎手’。只要我在网上发起‘人肉搜索’,不出十天半月,那名艾滋男就会现出原形!”
“真的?”苏小*姐先是一喜,可神色马上又黯淡下来,“他的资料我掌握得太少,只有他的手机、QQ号和一些聊天记录。”
郭子乾手一挥,自信地说:“没问题!我相信,就算没有赏金,大伙儿也会积极参与,将他一查到底,你就等着瞧吧!”
苏小*姐两脚一跺,像是最终拿定了主意:“郭先生,那这件事我就全权拜托你了,相关资料我会很快传给你的!”说完,她匆匆离去。
苏小*姐一走,郭子乾马上给公司老总打电话,把刚才的事跟他说了一遍,老总一听,兴奋不已,说:“这件事如果在网上发动起来,声势和影响都将是前所未有的,可以大大提升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。好!这事就交给你来操作,事成之后,市场部总监的位子就是你的!”
郭子乾放下电话,哼着小调回到家中,马上打开电脑,在QQ上加了苏小*姐,对方很快将那个艾滋男的所有资料发了过来,郭子乾马上点开翻阅。这时,妻子罗莎来喊他吃饭,见他这么高兴,问是怎么回事,郭子乾便将这事告诉了她。罗莎最近正缺生活素材,一听这事,连忙凑了上来,一块看着这些资料,边看边和郭子乾分析讨论。
两个小时后,郭子乾便以“揪出艾滋男”为题,用慷慨激昂、催人泪下的笔触,写了一篇重磅“悬赏令”,再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在他们公司网站主页、本市“滨海在线”论坛以及全国“人肉搜索”主站,将“悬赏令”发布出来,并开价五十万元,呼吁成千上万的网民联合起来,共同揪出艾滋男!
帖子发上去后,郭子乾长长地吁了口气,他想着马上将在网上掀起的暴风骤雨,越想越激动,一晚上没睡好。
致命的儿童小故事(2):
悬疑故事之致命窒息
1.命案
“爸,起床吃早餐了。”清晨,孔桦敲了敲父亲的房门,却没有回应。他试着打开门,却发现房门紧锁。靠着房门,他似乎能感觉到门缝中传出阵阵灼热的气息。
“爸!爸!”孔桦用身体拼命撞击着房门。门被撞开后,孔桦发现父亲孔军正躺在床上,面庞呈骇人的紫红色,已经死了。
警方很快到达了现场,经过调查,刑警张雅和杨辰很快有了初步的推断。房间的角落烧着炭,窗门和房门紧锁着,但警方在窗台上找到了一枚陌生人足印,放在角落的炭火盆也有被人挪动过的痕迹。
张雅推测,凶手很可能是用药物迷昏孔军,然后点燃炭火,房间内的氧气越来越少,最终导致孔军窒息身亡。
“请你们一定要抓住凶手。”孔桦跪倒在地上,双手捂着脸。
“杨辰,你快过来看。”张雅指了指孔军的手,他的手里紧紧攥着什么,法医用足了劲才掰开了他的手指。
“好像是纸片。”张雅蹲下身子仔细地查看着。
“这应该是死者留下来的信息。”杨辰看着张雅努力拼凑着残缺的纸片,纸片上并没有显示什么有用的线索。
“我们先回警局吧。”杨辰拍了拍张雅的肩膀。
两天后,警方再次接到报警电话,这次的案发地点是孔军隔壁的一栋单元楼。死者叫严建,56岁,独居。
他是在2楼被邻居发现的,案发所在的房间内摆满了木条、油漆桶和装修工具,严建躺在石灰粉里,脸呈紫红色,与孔军的死状如出一辙,都是窒息而死。
“真是太奇怪了。”法医做了初步的检查,摇了摇头。
“怎么了?”杨辰问。
“他的鼻腔和口腔里都是石灰粉,按照推断应该是吸入了大量的石灰粉导致窒息身亡,可是他的身上没有挣扎过的痕迹。怎么会有人在被人强行灌入石灰粉的时候不挣扎呢?”
“也许是凶手体格强壮,受害人没有还手的能力。”张雅推测道。
案发现场同样检测出了数枚脚印,与在孔军卧室窗台上发现的脚印一致。通过脚印,警方计算出了凶手的身高,大概在一米八五左右,身材矮小的孔军和严建在凶手面前,的确没有还手的余地。
“咦?”杨辰蹲下身子,在脚印的附近,有几个密密麻麻的圆形印记。
“这是什么?”张雅问。
“我也不知道。也许这是凶手行凶的工具。”
杨辰请鉴定人员记录了圆形印记,这才站起身来。警戒线外,站着围观的街坊邻居们,杨辰抬起头,看见了向里张望的孔桦,杨辰伸伸手,示意孔桦走到自己身边。
“你认识严建吗?”
“严建?”孔桦抬起头仔细想了想,“我跟他并不熟,只是偶尔下楼的时候会遇见他。”
“或者你的父亲认识他?”
“不,不会的。”孔桦这次回答得非常干脆,“我父亲平时只要看见有人下棋,都会去凑热闹。可有一次他看见严建在小区和别人下象棋,却躲得远远的。”
杨辰想了一会儿,又问:“这栋楼住的都是你父亲以前的同事吗?”
“我不清楚。”孔桦摇了摇头,“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,后来我母亲去世了我就跟着父亲生活,那时候他已经分配到这个单元楼的房子了,我对我父亲的工作并不了解。”
杨辰觉得事情有些蹊跷,于是决定去问问住在孔军隔壁的几位邻居,孔军是干什么的。
几位邻居有些诧异,不过还是很配合地回想了起来:“孔军和严建都曾经在我们单位工作了_一些日子,不过警官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有些奇怪,按照他们的工作时间,应该分配不了这么好的房子。”
杨辰没有继续问下去,这两件案子的疑点越来越多。
根据邻居所说,孔军和严建曾经在一起工作过一段日子,为什么他们要装作互不相识?而且,孔军在进入单位之前的履历一片空白,他从前到底是做什么的?
想到这里,杨辰拨打了张雅的手机:“喂,张雅,麻烦你帮我调查一件事情……”
致命的儿童小故事(3):
致命的误会
一个个无情的误解,纷乱了幸福的脚步。当命运的死结终于用代价打开,一切都为时已晚。接婆婆来家安度晚年,结果却背离我们的初衷。
结婚二年后,先生跟我商量把婆婆从乡下接来安度晚年。先生很小时父亲就过世了,他是婆婆唯一的寄托,婆婆一个人扶养他长大,供他读完大学。含辛茹苦 这四个字用在婆婆的身上,绝对不为过! 我连连说好,马上给婆婆收拾出一间南向带阳台的房间,可以晒太阳,养花草什么的。先生站在阳光充足的房间,一句话没说,却突然举起我在房间里转圈,在我张牙舞爪地求饶时,先生说:接咱妈去。
先生身材高大,我喜欢贴着他的胸口,感觉娇小的身体随时可被他抓起来塞进口袋。当我和先生发生争执而又不肯屈服时,先生就把我举起来,在脑袋上方摇摇晃晃,一直到我吓得求饶。这种惊恐的快乐让迷恋。
婆婆在乡下的习惯一时改不掉。我习惯买束鲜花摆在客厅里,婆婆后来实在忍不住了:你们娃娃不知道过日子,买花干什么?又不能当饭吃! 我笑着说:妈,家里有鲜花盛开,人的心情会好。 婆婆低着头嘟哝,先生就笑:妈,这是城里人的习惯,慢慢的,你就习惯了。 婆婆不再说什么,但每次见我买了鲜花回来,依旧忍不住问花了多少钱,我说 了,他就啧啧咂嘴。有时,见我买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,她就问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,我如实回答,她的嘴就咂的更响了。先生拧着我的鼻子说:小傻瓜你别告诉她真实价钱不就行了吗?
快乐的生活渐渐有了不和谐音。 婆婆最看不惯我先生起来做早餐。在她看来,大男人给老婆烧饭,哪有这个道理?早餐桌上,婆婆的脸经常阴着,我装做看不见。婆婆便把筷子弄得丁当乱响, 这是她无声的抗议。我在少年宫做舞蹈老师,跳来跳去已够累的了,早晨暖洋洋的被窝,我不想扔掉这惟一的享受,于是,我对婆婆的抗议装聋作哑。婆婆偶乐帮我做一些家务,她一做我就更忙了。比如,她把垃圾袋通通收集起来,说等攒够了卖废塑料,搞得家里到处都是废塑料袋;她不舍得用洗洁精洗碗,为了不伤她的自尊,我只好偷偷再洗一遍。一次,我晚上偷偷洗碗被婆婆看见了,她啪的一声摔上门,趴在自己的房间里放声大哭。先生左右为难,事后,先生一晚上没跟我说话,我撒娇,耍赖,他也不理我。我火了,问他:我究竟哪里做错了? 先生瞪着我说:你就不能迁就一下,碗再不干净也吃不死人吧?
后来,好长一段时间,婆婆不跟我说话,家里的气氛开始逐渐尴尬。那段日子,先生活得很累,不知道要先逗谁开心好。
婆婆为了不让儿子做早餐,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烧早饭的重任。 婆婆看着先生吃得快乐,再看看我,用眼神谴责我没有尽到做妻子的责任。为了逃避尴尬,我只好在上班的路上买包奶打发自己。睡觉时,先生有点生气地问我:芦荻,是不是嫌弃我妈做饭不干净才不在家吃?翻了一个身,他扔给我冷冷的脊背任凭我委屈的流泪。最后,先生叹气:芦荻,就当是为了我,你在家吃早餐行不行?我只好回到尴尬的早餐上。那天早晨,我喝着婆婆烧的稀饭,忽然一阵反胃,肚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抢着向外奔跑,我拼命地压制着不让它们往上涌,但还是没压住,我扔下碗,冲进卫生间,吐得稀里哗。当我喘息着平定下来时,见婆婆夹杂着家乡话的抱怨和哭声,先生站在卫生间门口愤怒地望着我,我干张着嘴巴说不出话,我真的不是故意的。我和先生开始了第一次激烈的争吵,婆婆先是瞪着眼看我们,然后起身,蹒跚着出门去了。先生恨恨地瞅了我一眼,下楼追婆婆去了。
意外迎来新生命,却突然葬送了婆婆的性命!
致命的儿童小故事(4):
致命表演
PART.1 陌生的贵妇人
喜剧大师劳伯伦决定息演,结束如日中天的演艺生涯,世人对此惊诧不已。在息演前,劳伯伦回到家乡,准备为家乡父老做最后一次演出。
演出前一天,一位中年阔太太来找劳伯伦,她很动容地说:我叫绿蒂莎,冒昧打扰很是抱歉,但我又不能不这么做。她顿了顿又说,我对您回家乡演出表示钦佩和祝贺!同时,也乞求您能终止这次演出!
什么?终止演出?劳伯伦听了大吃一惊,在他演出生涯中,这种荒谬要求还是头一次遇到。
阔太太绿蒂莎接着说:我知道您很吃惊很为难,但我还是希望您能这样做,您的一切损失我会加倍补偿,请放心!
劳伯伦心平气和地说:对不起,夫人!您的要求我做不到,这不是钱的问题!但我很想知道您想终止演出的理由,能告诉我吗?
这绿蒂莎欲言又止,似有难言之隐,对不起!既然您的主意已定,我就没话可说了!希望您能尽快改变想法,及时给我电话!说完她留下电话号码,傲气十足地走了。
阔太太刚走,门铃声又骤然响起,劳伯伦打开房门,只见一个女佣打扮的人立在门口,诚惶诚恐地对劳伯伦说:对不起,劳伯伦先生!我家老爷,就是温克德老爷,他想见您!劳伯伦一生中最看不起富人那种有钱就不可一世的德性,他说:您回家转告您家老爷吧,我没空!不料女佣扑通一声跪到地上,恳求道:先生!我家老爷身患重病,已活不了多久了,您就可怜可怜他,遂了他的心愿吧!
PART.2 别墅里的表演
劳伯伦心软了,他跟随女佣来到温克德的别墅里,女佣把劳伯伦领进卧室,面容憔悴的温克德斜躺在床上,他见到劳伯伦眼睛一亮,有些吃力地说:劳您大驾,实属抱歉!但您知道我为什么想见您吗?劳伯伦摇了摇头。
温克德接着说:你能不能破例为我举办一场家庭表演会?出场费不是问题,您开价就是了!
劳伯伦仍是摇头,温克德继续说:您和我都是从科克镇走出来的顶级人物,您在艺术领域,我在经济领域,可我们一直未能谋面,今天能在一起,真是一种缘分。我素来喜欢您的喜剧表演,您是喜剧天才,不过,这些印象仅仅来源于电视转播。我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,走之前很想亲眼目睹一次您的表演,不知您能否给我这个机会?说完温克德吃力地喘息起来。劳伯伦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,他不想让老人失望,但他很担忧体弱的温克德能否经得住喜剧表演的刺激,温克德看出了劳伯伦的顾虑,便说:只要您答应就行!其他一切我会安排好,您不用担心!
劳伯伦终于答应为温克德老人破例表演一次,表演开始了,劳伯伦的第一个节目,就令温克德笑得前俯后仰;第二个节目,已让他笑得喘不过气了;第三个节目还没表演完,温克德老爷停止了呼吸,他脸上遗留着满足的笑容。劳伯伦被眼前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,正惶恐不安时,大厅门外走进一个人来,劳伯伦见了又是一惊:怎么会是绿蒂莎?绿蒂莎扑到温克德身上恸哭起来。
PART.3 最后的谜底
原来,温克德和绿蒂莎是对恩爱夫妻,自从丈夫温克德患了严重心脏病后,绿蒂莎更加关注温克德的健康。前不久,听说劳伯伦要回家乡演出,温克德兴奋不已,有几个晚上竟没睡好觉,他嚷着一定要看劳伯伦演出,妻子绿蒂莎却十分担心:心脏病患者受不了强烈刺激,劳伯伦的喜剧表演说不定会让温克德毙命,绿蒂莎为了让丈夫平安地活着,便瞒着他去同劳伯伦谈判,准备不惜任何代价阻止这次演出,谁想谈判没有结果,她来不及回家,便被几个姐妹拉去做面膜了,恰巧这当儿,温克德令女佣去请劳伯伦,结果不仅顺利请到劳伯伦,他还同意给温克德作专场演出,谁想就是这场演出,竟要了温克德的命,为此劳伯伦后悔不已,他向绿蒂莎赔礼道歉,但气头上的绿蒂莎毅然报了警,警察把劳伯伦押走了。
在警局,劳伯伦想得最多的不是自身安危和冤屈,而是明晚最后一次演出能否顺利进行,广告打出去了,门票卖出去了,再出岔子,他会对不起家乡的观众劳伯伦正胡思乱想着,却被警察告知他可以走了,劳伯伦很迷惑,这时,温克德的私人律师笑着告诉了他,受温克德老人的委托,律师到警局出示了温克德老人生前的证明:喜剧大师劳伯伦是我特邀嘉宾,他为我专场演出时,我出现的一切意外均与他无关此刻,劳伯伦一切都明白了。
第二天晚上,劳伯伦的演出如期进行,全场掌声雷动,欢呼声经久不息,劳伯伦用前所未有的热情和高超精湛的演技回应了全场观众的厚爱,他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,今晚,他把演出的轰动效应推向了极致,就在劳伯伦做最后一个节目的亮相动作时,他突然倒在了舞台上
翌日早上,律师在劳伯伦身上发现了一份白血病晚期诊断书,至此,劳伯伦的息演之谜终于有了解答。 (故事会在线阅读)
致命的儿童小故事(5):
致命的拥抱
雄蜂的一生,只为了这一次爱,为了这次爱,它们埋葬了自我。
没想到在徒步即将结束的午后时刻,我们在山中遇见了密集的蜜蜂,蜜蜂在柔和的光线下起舞,有时候会碰触到脸上。
沿山间小路的两侧,是数不清的蜂箱,拐了一个弯,又一个弯。看到了养蜂人,他头戴着纱网装的护面罩,正在小心翼翼地掀开一个蜂箱。远处的大海一片灰蓝,我想到了安哲罗普罗斯电影里那个一路向南旅行的忧郁养蜂人,看到蜜蜂,容易让人悲伤。
我们停下来,既休息,也看蜂,和养蜂人闲聊。
养蜜蜂要不停地换地方吧?
是。每年要在广东走三四个地方。
养蜂人是岭南土著,操持的普通话有浓重的白话口音。他几乎连续不停地做着同样的动作,打开蜂箱,取掉小木条,拿出爬满蜜蜂的蜂巢在眼前检视,然后再把它们装回去。有蚂蚁成群地集聚在蜂箱的顶端,产了卵,准备与蜜蜂为邻,养蜂人抖了抖塑料布,蚂蚁们乱作一团掉在地上,还有白花花的卵。
蜜蜂的寿命有多长?
很短。几个月。
几个月?就几个月。看着蜂巢上密匝匝的蜜蜂,它们以短暂的寿命支撑着人类的巧取豪夺。一般情况下,职蜂的生命也就两个月,不会超过半年。一只职蜂一生酿出来的蜜还不到一克,它们日复一日忙碌的工作会有后续者参加。
一个蜂箱内只有一只蜂王。
能找到让我看看么?
养蜂人在密密麻麻的蜜蜂当中指给我看那只稍微大一些的,告诉我那就是难得一见的蜂王。蜂王并不特别,唯独个体大一些。
我想看看雄蜂,行么?这蜂箱里有雄蜂么?
这个季节很少,你看,这个箱子里没有。
养蜂人一连打开了五六个蜂箱,都没有找到雄蜂,到我们离开之前,他也没能找到雄蜂。他告诉我,雄蜂的颜色偏黑,其余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。
在蜜蜂的世界里,职蜂负责采蜜,蜂王和雄蜂只负责生育,梅特林克对蜜蜂的情爱有过精致描写,《婚飞》一直给我以强烈的震撼。在一个晴朗的早晨,处女蜂王吸引了无数的仰慕者,她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,飞向高空,成千上万的雄蜂紧随其后,不过在这场爱情的追逐中,只有一位胜利者,坚持到最后的那个幸运者紧紧地拥抱住处女蜂王,它们在空中交合,美妙仅仅持续瞬间,获得爱情的雄蜂就把身体折为两段,处女蜂王带着殒命情人脱落的生殖器回到蜂巢。
从此,蜂王为爱悲伤,大门不出,终日生活在黑暗中。那次交合,雄蜂将数以百万计的精子传递进蜂王的受精巢内。雄蜂的一生,只为了这一次爱,为了这次爱,它们埋葬了自我。
残余的雄蜂日子不好过,这些终日被视为游手好闲的家伙们,在某一天,会集体被职蜂们赶出家门,它们不会劳动,很快,便在吹着冷风的饥饿中慢慢死去,尸体化为尘土。英文drone,是雄蜂的意思,另一个意思就是指无所事事的人。没见到蜂巢里的雄蜂,但是我跟朋友们开玩笑说,我怎么这么像雄蜂啊,四体不勤,五谷也不分。
在山里看见的鸟,独飞的多,冷不丁地就从眼前掠过,或者在静止的树丛中跳跃一下。茶花也在这个季节孤独地幽放。在山中走路,走着走着,就感觉自己也忽然被大自然隔离了一样,很孤独。
在山脚,有一只蜜蜂从我的眼前飞过,然后就跌落在了地面上,我不知道它是不是雄蜂,只是觉得,人的命运和它的命运一样,最后都会孤独地离开。
致命的儿童小故事(6):
古墓中的致命机关
“发丘印,摸金符,搬山卸岭寻龙诀,人点蜡。鬼吹灯,勘舆倒斗觅星峰,水银斑,养明器,龙楼宝殿去无数;窖沉棺,青铜椁,八字不硬莫近前。”一部风靡全国的网络小说引发了一场古墓热潮,小说中对种种神秘的古墓机关描写得淋漓尽致,让人们不禁在想:古墓中真的存在这些神奇但又致命的机关吗?近日我国,第一部盗墓史专著的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王子今教授与《鬼吹灯》作者天下霸唱一起探讨了这个神秘的话题。
玄火洞
尸du
相信看过香港僵尸片的朋友都会对尸du有着深刻的印象,染上尸du的人不仅会皮肤溃烂,失去感觉,严重的还会浑身肌肉僵硬,变成活跳尸。据说这种东西只有用糯米、朱砂一类的物品才能去除,寻常药物对它根本没用。小说《鬼吹灯》中也多次提到,盗墓者在进入古墓中时会带上许多防护用具,以防感染上可怕的尸du。那么尸du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?
话说宋末元初的时候,洛阳有一伙盗墓贼,为首的姓朱,这人有个绰号叫“朱漆脸”,为什么有这绰号呢,原来他在盗掘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时碰上了奇怪的事情:在他撬开棺木后,发现赵匡胤居然尸身未腐,他想取下赵匡胤尸体上束着的玉腰带,但是尸体太沉,没法硬取,他便想出了-一个法子,绳子一头束在尸体肩下,一头套在自己的身上,面对着将尸体拉起来,乘势就把玉腰带解下来。不料,尸体这时竟喷了一股黑色黏液到他脸上,从此无法洗掉。变成了“朱漆脸”。这是史书中有关尸du传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种。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?据说古人为了防腐,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du的药物,这样有助于尸体的保存。这种剧du药物在人体内会腐蚀掉整个内脏,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。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,尸身受到挤压,液体就会从嘴里喷射而出,会灼伤人的皮肤,就形成了所谓的“朱漆脸”。
流沙机弩
在中国所有的考古报告中从来没有发现有半古墓机关的叫确记载,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们真的从未碰到过这些古墓机关呢?其实,在现实中真的机弩是存在的。王子今教授透露说,根据一位连云港的考古工作者证言,他在挖掘的过程中就曾碰到过机弩,并且对当时的情形傲了描述。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,这些情况并没有写入当时的考古报告中。此外,王子今教授还介绍说,在古墓中确有流沙存在。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就采用了奇特的防盗术。它采用积沙积石的方法,当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,沙子会流到洞里,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,沙层中精心埋藏积石,最小的仅3公斤,最大的165公斤。这些石块形状不一,边角十分锋利,而且石块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。大致可分为乱石层、蒙顶石层、贴顶石层、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,可以防止盗贼从不同的部位进入。墓室顶层倒塌以后,大量活堆积在棺内,有效地防止了被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