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篇家风的睡前故事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篇关于家风的儿童睡前故事,供各位参考,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、作文、组词、词语、故事、好词好句。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家风的儿童睡前故事:(1):
好好说话,是最宝贵的家风
上帝不会抛弃每一个人
童年本应该是一个人最幸福、最快乐的时光,然而不幸的是,他却患上了一种名叫骨结核的病。由于发现不及时,加上家里贫困,未能得到良好的治疗,结果导致膝盖永久僵硬,成为了残疾人。
小小年纪的他,不光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,还要承受心灵上的折磨,未来对于他来说,简直一片黑暗。每每看到别人蹦蹦跳跳,活跃在运动场上时,他的心就如同被刀绞一样难受。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上最不幸、最可怜的人,活在世上,除了给父母和社会带来拖累外,根本没有丝毫的益处。关心他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,都不免叹息,心想,这个孩子完了,也许一生都要依靠父母养活。
有一次,他绝望地对母亲说:“妈妈,你让我死了算了,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呢?只會给你们带来麻烦。”
儿子的请求,让母亲的心都快碎了。说实在的,母亲的心里比他还要痛苦,因为孩子的不幸到了母亲那里,常常是要加倍的。母亲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,但她强忍着没让它落出来,因为母亲知道,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鼓舞和温暖,而不是伤心和眼泪。母亲没有直接回答他,而是郑重其事地问:“孩子,你听说过上帝造人吗?”
他点了点头。
母亲又接着说:“孩子,其实,上帝是很公平的,他造就了你这方面的优点,就一定会造就你那方面的缺点。比如,上帝赐予了你智慧的头脑,就可能不会再赐予你漂亮的面孔;赐予了你强健的体魄,就可能不会再赐予你细腻的思想;赐予了你动听的歌喉,就可能不会再赐予你敏捷的身手……因此,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。”
听了母亲的诉说,他的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,心里立刻充满了阳光,原来上帝没有抛弃自己,活着是有价值的,是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。从那以后,他不再为身体的残疾自卑、烦恼,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和学习。多年后,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,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,并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
他就是191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获得者罗伯特·巴雷尼。巴雷尼的故事告诉我们,不要随便轻视自己,也不要向命运妥协,更不要轻言放弃,即使你是一个不完整的人。
家风的儿童睡前故事:(2):
家风家教是我一生的功课
父亲南怀瑾的离世,对所有人来说都超乎想象地早。不论是子女还是学生,每个人都怀着尊崇,期盼这盏灯能长明,让自己在为人处世上不致迷茫。
父亲常教导我们,人贵自立。以他老人家为例,他从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报,也从不要求子女参与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工作。父亲对一生取得的成就,都秉持为而不有的原则,父亲的出生地地团叶故居的捐赠如是,金温铁路的建设亦如是。父亲为了保护子女免受争名夺利的无妄之灾,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参与任何他做的事。我们似乎也天生与他有着观念上的契合,从未因任何自身的利益向父亲开过口。我们从小就学习着放下,对名利权情,对世俗世事,对物质欲望,大多沾而不黏。父亲的朋友圈亦对我们影响很大,我们从小接触的都是才华横溢的长者,像王凤峤先生、刘大镛先生。每次这些朋友来的时候,我们小孩子也很高兴地跟着大人吃喝玩乐,搬藤椅、凳子到住宅外,到房子前,把门口当院子,坐在外面喝茶、吃柚子、聊天、笑闹。父亲跟朋友聊天时,我们小孩也会旁听,那些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诗词典故,在我耳中如雅乐般动听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些时刻是多么幸福。虽然排行老三,但因我是在台湾出生的长子,所以父亲对我还是怀有期望的。很小的时候,他就让我背诵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《古文观止》《千家诗》和《唐诗三百首》,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指定一段文辞让我背,傍晚回来的时候考我。现在回想,当年父亲每天要求我背诵的内容不过一百来字,没有太多任务,也没有逼迫太紧。当时背得深恶痛绝,如今却深入骨髓,虽不能说这样就把我的国学基础打好了,但至少奠定了我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兴趣。从我会看书起,父亲就让我随意进出他的书房。我喜欢不时地看看父亲在读什么书。他读完的书,如果不是太过艰涩难读,就会成为我读的下一本书。父亲读书,时常会做点评,有时就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些心得或是评语;对他喜欢的字句,也会在旁边加以圈点,有如古人读书的习惯。后来我也形成了这样的习惯,喜欢的书总有些地方让我画花了。长大的孩子,会怀念小时候父母的督导,我就是这样。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遗憾父亲在我小时候没有再督导我多一点。好在我喜欢读书,已经养成和父亲一样广博的阅读兴趣。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开放式、启发性的。除了最初对我读的书有所要求外,之后给我的只是一个环境,一个靠自己去学习的环境。赴美前,虽然能带的行李有限,我还是从父亲的书架上拿了许多书。一套小字的《二十四史演义》,从小读到大,看了几遍,实在舍不得离身,也被我带来了。每次看到书架上的书,都会感念父亲和我分享他的藏书。这些书,还有父亲的教诲,会随着我的足迹而延续、存在,这是我对父亲永远的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