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3个【精选】光芒的故事大全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个关于光芒的儿童睡前故事,供各位参考,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、作文、组词、词语、故事、好词好句。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光芒的儿童睡前故事:(1):
海神的光芒
顺治十六年,郑成功率军攻打南京,南方再燃战火,顺治帝亲赴南方督战,就在这紧要关头,皇太后和皇后却接连生病,弄得后宫大乱,一时间人心惶惶,谣言四起。
贤妃是皇贵妃,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太后和皇后,她受皇帝所托,要照看好后宫,现在情势危机,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,她下令封锁紫禁城,不让太后和皇后生病的消息传出宫外,又征得太后同意在宫中增派侍卫,闲杂人等都要凭文碟进出,除此之外,她还要亲自侍奉太后和皇后,解除由于生病所带来的危机。
贤妃选择先看太后,她来到太后的寝宫,发现太后的脸色好看了些,这才放下心来:“看见老佛爷气色转好,臣妾方才心安。”太后看见是贤妃,露出了久违的笑容:“都是你和皇后照顾的好,皇后病了只剩你一人陪我,哀家不会忘了你和皇后的,对了,你有五天没合眼了吧,哀家这里有桂圆膏,给你补补身子。”贤妃刚想推辞,只觉眼前天旋地转,昏了过去。
待贤妃醒来,天已大亮,她赶忙问丫鬟翠玉昨晚的事,原来是她劳累过度昏了过去,太后可怜她让她好好休息,她要亲自管理后宫,查找造谣生事之人,贤妃听了翠玉的讲述,她明白以太后的脾气,这后宫免不了要翻天覆地。
贤妃想到皇后的病情,不顾自己的虚弱来到皇后寝宫问安。她知道皇后比她小一岁,刚从蒙古嫁过来,不太适应京城的天气,而且加上侍奉太后的劳累,生病是可以想见的。皇后看见贤妃来了,赶快从床上爬起来迎接她。有过一起侍奉太后的经历,两姐妹的关系亲近了不少。
正当她们聊家常的时候,皇后的一个丫鬟跑进来对贤妃和皇后说:“不好了,太后要查办静妃!”贤妃一惊,忙问是怎么回事。原来太后要查办后宫,找出造谣之人,以稳定人心,不想有人举报说静妃的寝宫里晚上有光亮出现,很像是在用巫术施法,太后和皇后的疾病就是被她的巫术所蛊惑的。太后命人去静妃的寝宫查看,果然发现了一个异物,太后问静妃,静妃回答的支支吾吾,太后当即命人把静妃软禁起来,待皇帝回来发配宗人府。
贤妃知道以静妃的性格是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来的,其中必有隐情,她辞别皇后赶到太后处,看见静妃跪在太后面前哭泣,太后训斥道:“你还有脸索要邪物?哀家没给你砸了就算不错了,贱人快说这东西从哪来的?”静妃哭着说:“还请老佛爷开恩,把玉雕还给臣妾。”“快把她推下去!”太后发怒了,贤妃本想出面阻拦,可是看着太后那张铁青的脸又退缩了下去。
过了两天,贤妃打听到太后去太庙祭祖去了,她偷偷来到太后寝宫给管事太监塞了一张银票,太监把她领到库房给她看那对“邪物”,贤妃一看这个玉雕有些奇怪,海马的身子头却是龙头,但是雕刻精美,白如皓月。“这就是那个邪物?”“回娘娘的话,就是这个,可别碰它,传说会沾染霉运的。”
贤妃知道现在人心惶惶,现在能救静妃的恐怕只有一个办法了。
不久,静妃的父亲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来到了京城,说是来看静妃,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,他是来保护女儿来了。
太后也是来自蒙古,她和亲王叙叙旧,话题就转移到静妃身上来了。亲王说:“静妃从小被我惯坏了,不懂事,还请太后多多体谅啊。”太后眼珠一转:“放心,你不好好管教,那我就替你管教,我大清入主中原不久,万不可乱了阵脚。”“太后说的是,就请太后好生管教,也不辜负了她娘在天之灵。”说着亲王的眼泪就掉了下来。太后瞄了一眼亲王:“行了,我知道你心疼女儿,我姑且饶了她这回,下不为例!”
贤妃来到静妃的住处,看着她还在摆弄那个异物,“你在干什么?”静妃吓了一跳,赶忙把那个东西藏在身后,“我都看见了,还想掩盖什么?”静妃警惕的看着她,“亲王是我写信请来的,你是不是应该感激我?”“要不是这样,我早就赶你出去了。”“你能跟我说说这玉雕的来历吗?就当报答我救命之恩。”静妃想了想,“那你别跟别人说啊。”
静妃告诉她自己在蒙古的时候其实已经私定了终身,对方是一个蒙古王子,风流倜傥,有一次他带她出去游玩,看见一头受了伤的鹰卧在草丛里不能动弹,她和王子可怜这只鹰,给它喝了马奶酒后,那只鹰竟然奇迹般的活了过来,它拍动着翅膀一头窜向天空,发出了一声长啸,她和王子很高兴,转身想回去那只鹰突然从天而降拦住了去路,只见它把爪子里的东西放在他俩面前,一只是龙头一只是凤头,是两个精美的玉雕!他们用这两个玉雕做定情信物,让鹰见证了他们的爱情。
贤妃看着静妃手里的龙头玉雕,想必就是这个了,“那为什么还要进宫?”“都是父亲逼的,大清皇帝不比一个蒙古王子强几百倍吗?”静妃的眼泪流了下来。
静妃的遭遇引起了贤妃的同情,静妃其实是作为皇后嫁给皇帝的,当时的场面极其隆重,到现在贤妃还记忆犹新,可是不长时间皇帝竟然要废了她,这可是不符合祖制的事情,可是皇帝不听劝告,连太后都劝不了,一意孤行,看来是她还念念不忘那位王子,不愿接受皇帝导致的结果。这个傻瓜,干了件多么愚蠢的事啊。
贤妃离开静妃的寝宫,百感交集,静妃要是这样下去恐怕后宫早晚还得出事,最可怕的是后宫人心狠手辣,一旦出了什么事都会把责任往静妃身上推,静妃早晚会身首异处,她真替这个小女子担心。
突然有个人影从余光里一闪,她一惊,定了定神,冲着人影喊:“什么人竟敢擅闯后宫!”等了一会没动静,她又喊了一句:“再不出来我就叫人了。”“别,别喊,我出来了。”一个蒙古贵族打扮的少年出现在贤妃眼前,贤妃打量了一下此人,看到他腰间系着一个东西,一下子认出了对方。
没错,他就是静妃口中的那个蒙古王子,腰里别着的正是凤头玉雕。
她把他带进了静妃的寝宫,二人见面相拥,泪流满面。原来王子听说亲王舅舅要去京城看望表妹,执意要一同前往,亲王无奈只好带他来北京,他来不为别的只为能与爱人再见一面。
贤妃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,看着天色不早,她擦干眼泪提醒王子尽快离开,二人依依不舍作别。
很快,皇帝回来了,贤妃把实情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皇帝,皇帝有些为难,不知道该怎么办好,“朕想看看静妃的定情信物,”贤妃把龙头凤头都给皇帝看了,皇帝说:“好像不是中原的东西,也不像是草原的东西,不如叫汤若望来看看。”
汤若望是德国传教士,德高望重,他看了看玉雕,对皇帝说:“回皇上的话,如果老臣没有猜错的话,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海马龙和海马凤了,它们是中国和西方的工匠共同打造的宝玉,用夜明珠打造而成,据说是罗马教廷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,可是半路上遗失了,现在竟然出现在这里,看来还真是有缘呢。”“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,有什么寓意吗?”“回皇上,海马在西方代表海神波塞冬,和中国的龙一样,都代表吉祥如意,和平安康,把玉雕成这样其实也意味着中西方和平共处,共同幸福,一龙一凤也有爱情美满的美好祝愿。”听到这里,皇帝的眉头松弛了不少。
皇帝打算放静妃出宫,他不想看到有情人分别的痛苦,拟好圣旨之后,他把圣旨给贤妃看,贤妃问皇帝真的决定了吗?皇帝说:“朕不想强人所难,朕有了爱妃之后才知道爱情的可贵,朕就是因为爱情才和你在一起的,朕想别人也能和朕一样享受到爱情,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,你说对不对?”贤妃激动的流下了眼泪。
许多年以后,这对海马龙和海马凤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,在迎接外使的场合,在过节的典礼,在婚庆的展台,都出现了它们的身影。从它们身上人们仿佛能看到一种光芒,一种来自海神的光芒,一种直抵内心的光芒。
光芒的儿童睡前故事:(2):
不让自己的光芒灼伤别人
十多年前,我在一所中学读高中。班里的小亮、李宇和我是好朋友,我们三人一起打饭,一起去图书馆1998年,我们参加了高考。二十多天后,结果出来了,我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学,小亮考上了南开大学,李宇却落榜了。有一天,我和小亮一起去县城,回母校办理一些手续,中午就办完了,吃过午饭,我们一起骑着单车往回走,途中路过了李宇家所在的那个村庄,我便把车子停下了,对小亮说:我们进村去看看李宇吧!小亮犹豫了一下,摇摇头说:我看,还是别去了吧!为什么呢?我们三个是好朋友,他没考上大学,我们去安慰他一下不应该吗?我不解地问。小亮说:你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你没有站在李宇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,李宇家里很困难,供他上学不容易,全家人一直希望他能考上大学,他自己也十分渴望能上大学,但事与愿违,他今年什么也没考上,而我们两人都考上了,而且还是不错的大学,我们现在去看他,这样强烈的反差会无形中对他造成伤害,无论是他家里人还是他本人,都会感觉心里不舒服我一听,感觉很有道理,在那样的情况下,的确不适合去看他,虽然他不会冷淡我们,但我们的出现一定会让他在心理上很尴尬,我们的好心很可能会适得其反。关心别人,也要选择正确的时间,在那种情况下,不去打扰他就是对他最好的关心和安慰。
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德国小说家冯达诺。冯达诺在家乡时曾经与一个姑娘倾心相爱,后来那个姑娘移情别恋,冯达诺在失恋的痛苦中远走他乡并潛心创作,日后因《特莱勃尔夫人》、《布利斯特》等作品而成为著名作家。多年后他衣锦还乡,在街头远远地看到了已经为人妻母的昔日恋人,她生活得不好,当时正在街头摆着一个菜摊艰难度日。看到这一切,他立即转身从另一条路绕了过去。随行的人不理解他的做法,他说:我不能让自己的光芒伤害别人!特别是在别人不如意的时候
不让自己的光芒灼伤别人,这是一种让人敬仰的人格操守,它体现了对他人的一种尊重,是一种睿智的交往技巧,也是一种善心的表达方式。这种表达方式,是对自己内在人格的修炼,更是对他人心灵的一种呵护。
光芒的儿童睡前故事:(3):
小鼹鼠只需一捆夕阳的光芒
(一)
风使者找到住在山脚下的小鼹鼠,笑着对它说:“听说你想得到一个风的吻?是真的吗?”
小鼹鼠抬起头,认真地点了点:“是的,我非常想。可我还没见过风呢,我的爸爸妈妈从来不管我这个愿望,哼!”
风使者想笑,又忍住了。这只小鼹鼠住在一个深深的地洞里,确实感觉不到风的存在。爸爸妈妈总是对它说,这里是最安全不过的地方。只有等晚上爸爸妈妈回家了,它们才会拉小鼹鼠上来瞧一瞧地面上的世界。
“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,但是你需要给我点什么。”风使者想了一会儿才说。
小鼹鼠紧张起来:“我能给你什么?我什么也没有啊。”
风使者乐了:“别担心,只需一捆夕阳的光芒。”
(二)
小鼹鼠松了口气,它每天都能见到太阳,这个愿望应该不难实现。
“好的,我答应你。”
“成交!我等着你的好消息。”风使者说完就去忙了。是啊,他可比谁都忙呢,找他实现愿望的人太多了。
正午的时候,小鼹鼠看看从洞口照进来的阳光,嘿嘿地笑了:“这个条件不算条件,太简单了。”它决定吃饱了好好睡一觉,然后等着傍晚的到来。夕阳,不就是那时候的太阳吗?
可是,小鼹鼠还没等到躺下呢,就发现不妙了:太阳微微西斜,很快就要被大山的顶部挡住了。照这样下去,小鼹鼠根本看不到夕阳,更别说去捡上一捆夕阳的光芒了。
(三)
要捡到一捆夕阳,小鼹鼠只有爬出这个地洞。它看了看这么深的地洞,摇摇头:“我可做不到,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忙,我不行。”
可是去捡一捆夕阳的愿望在小鼹鼠的心里,怎么赶也赶不走。于是,它决定试一试,上面没有人拉着,那就自己往上爬吧。
不行,小鼹鼠的个头还不到地洞一半的高度。以前都是爸爸抓住妈妈的脚,妈妈头朝下拉住小鼹鼠,这样它才能爬上来的。
“我自己可不行!”小鼹鼠坐在地上,托着两腮看看头顶。太阳在慢慢西斜,山的影子都投到地洞里来了。
要是有绳子就好了,抓住绳子往上爬就很容易……但是没有。
要是有梯子就好了,顺着梯子往上爬就不太难……但是没有。
要是有台子就好了,踩着台子往上爬就好办了……但是没有。
(四)
“什么都没有,这可怎么办?”小鼹鼠还在想办法。它想来想去,想试着自己堆个土台子。
“土从哪里来呢?”小鼹鼠问自己。
“从地洞里挖。”小鼹鼠自己回答。
它马上站起来,开始干活,从北面的墙开始挖起来。这样挖了一会儿,一个凹进去的小坑产生了,小鼹鼠站在挖出的小土堆上面,其实那并没有多高。它又往上挖了一个小坑,脚下的土又增加了一些。
“照这样下去,天黑也挖不了多少土啊!”小鼹鼠在地洞里挖好了第三个小坑,看着小小的土堆懊恼地说。
(五)
突然,小鼹鼠高兴得跳起来:“哈哈哈,梯子,我挖出了梯子!”
是的,小鼹鼠挖出的几个小坑成了一把天然的梯子。它只要这样挖下去,很快就能爬上去了。
“我是一只聪明的小鼹鼠……”小鼹鼠边挖边唱,没错,它现在劲头十足,双手不停地挖,脑袋不停地拱着,泥土“沙沙沙”地落在地面上。
这样没多久,小鼹鼠就爬出了地洞,它伸展一下腰身,感觉无比舒服。但是,大山仍然挡住了太阳,它必须很快地绕过去,才能去捡夕阳。
“要快!”小鼹鼠对自己说,它只顾着飞奔起来,耳边响起了“呼啦啦”的声音。
(六)
小鼹鼠终于见到了夕阳,太阳正在缓缓下沉,下面有一小半儿已经不见了。太阳笑眯眯的,脸却像做错事那样红彤彤的。
“太阳,请给我一捆光芒吧。”小鼹鼠高高地举起双手,大声喊道。
“好的,你自己拿吧。”太阳继续笑着,它的光芒重新变得耀眼起来,那一束束美丽的光芒,看得小鼹鼠都呆住了。
“快,拿去吧。”太阳提醒小鼹鼠。
小鼹鼠慌忙在地上捡起来,是的,那一束束光透过云层,穿过树林,落在地上。小鼹鼠弯下腰捡了一根又一根,拾了一把又一把……总算有了一大捆。
“风使者,快来啊!”小鼹鼠大声喊着。树林里传出“哗啦啦”的声音,风使者还没出现,小鼹鼠的爸爸妈妈却出现了。
“宝贝,你在这儿干什么?”
“宝贝,你是怎么上来的?”
“宝贝,你长大了!”
“宝贝,你很棒啊!”
(七)
小鼹鼠不知道怎么回答好,它把怀里的一捆光芒递给爸爸妈妈:“我……我担心你们看不见回家的路。”
确实,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,夜幕渐渐降临了,只有这捆夕阳的光芒仍旧闪亮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一家三口相互依偎着、谈笑着,柔和的晚风轻轻拂面。
小鼹鼠笑着小声告诉妈妈:“本来我想用这捆夕阳的光芒换一个风的吻呢……”
风使者从后面追上来,悄悄说:“小鼹鼠,你没感觉到风的吻吗?”
“啊,感觉到了啊,”小鼹鼠笑着说,“谢谢你!”它说着要把怀里的光芒送给风使者。
风使者摇摇头:“不用了,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,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。”
(八)
小鼹鼠在今晚才明白,爸爸妈妈一直忙着储备过冬的食物,没有时间照顾它,但又怕它有危险,只好白天把它放在地洞里了。它们知道,小鼹鼠长大就会自己爬出来的,只是没想到它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。
“難道我提前长大了?”小鼹鼠悄悄地问风使者。
风使者吻了吻小鼹鼠:“是的啊,聪明的孩子长得快呢!”
小鼹鼠把风的吻送给了爸爸妈妈:“从明天起,我要帮爸爸妈妈干活了,就再也不用去地洞里了!”
“不不不!”爸爸摇着头,“地洞还是要回去的。”
“啊?”小鼹鼠吃了一惊。
妈妈笑着说:“不是你说要帮爸爸妈妈干活的吗?我们正要把收获的红薯放进地洞里呢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啊。”小鼹鼠松口气,“我喜欢干这个活儿。”
回家的路很长,有亲人在一起,有风的陪伴,有那捆夕阳一闪一闪发着光,暖烘烘地照进了心里。